重庆日报网 > 文体> 文化 > 正文
重庆长江大桥雕塑《春夏秋冬》 一段改革开放历史的无声证言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03-02 03:58:01 | 记者:兰世秋 实习生 林曦玺 | 编辑:周游

  《春夏秋冬》之夏

  《春夏秋冬》之秋

  《春夏秋冬》之冬

  《春夏秋冬》之春

  当年艺术家们创作雕塑时的情形。(受访者供图)

  雕塑《春夏秋冬》国内第一次将人体艺术运用于户外城市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春夏秋冬》或许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当初它的诞生却掀起了轩然大波,成为重庆重要的文化事件,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论。

  从最初的裸体到后来穿上薄纱,《春夏秋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这背后,又有着哪些观点的交锋?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春夏秋冬》最初的设计也始于1978年。40年后,回望这段历史,这组雕塑的诞生又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

  重庆日报刊文:勇敢地把它立出来 反对声音:司机把车开到河里怎么办?

  回忆起当年创作《春夏秋冬》的过程,今年83岁的雕塑家王官乙仍然记忆犹新。

  1977年11月26日,重庆长江大桥动工兴建,1980年7月1日建成通车。王官乙介绍,在桥头建雕塑的创意,来自时任重庆市市长于汉卿。

  1978年,于汉卿到欧洲考察,在法国卢浮宫,他看到很多漂亮的雕塑,由此萌生了在重庆长江大桥桥头竖立雕塑的念头。这个任务交给了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

  “文革”之后,百废待兴,艺术家们群情激奋,拿出了100多套方案。最终,时任川美副院长、著名雕塑家叶毓山设计的《春夏秋冬》脱颖而出。

  这个设计方案将春夏秋冬四季拟人化,突破性地将人体艺术运用在城市雕塑的设计中。

  初稿通过后,叶毓山、郭其祥、龙德辉、伍明万、王官乙、黄才治、项金国、杨发育、何力平、罗耀辉、余志强等组成创作组,集体创作《春夏秋冬》。

  然而,在王官乙向市里领导汇报此事时,事情却发生了变化。

  “展示人体艺术当时在西方已经司空见惯,但在国内还是一个禁区。所以在汇报时我介绍了雕塑的寓意,并特别强调雕塑有丝带遮挡,是健康向上的。”

  王官乙表示,在会上他看出有领导对此并不太支持。“会议结束后,重庆日报总编辑找到了我,约我结合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精神,写一篇关于重庆长江大桥雕塑的文章。”

  这篇题为《从文代会说到长江大桥的雕塑》的文章约有1500字,刊发于1979年12月6日重庆日报第三版,同时还配发了雕塑中《春》和《秋》的设计稿。

  文中,在分析了《春夏秋冬》的形式和内涵后,王官乙写道:“如果认为雕塑设计稿是创新的,是解放思想的,是有所突破的,是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健康的,是美丽的,就大胆地、勇敢地把它立出来。”

  这篇文章一刊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市委、市政府、重庆日报、重庆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及艺术家共收到几百封信。

  王官乙说,在他个人收到的几十封信中,有不少人对雕塑设计表示支持,但也有人表示不理解,比如一家医院的几个女护士写道:“为什么只做女裸体,拿女同志开心。”(报纸刊登的《春》《秋》是女性)

  这组雕塑在此前征求群众和有关部门意见时,也有人表示:“大桥上立着女裸体,司机看女裸体把汽车开到河里去了怎么办?”

  由于此事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后来,四川省相关方面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对此事进行批示,认为裸体雕像不妥。

  方案被否定了,这组雕塑作品就不用了吗?

  妥协: 适当地增加薄的衣服和飘带 落成: 获评全国优秀城市雕塑作品

  艺术家们当时的情绪都很大。

  今年86岁的龙德辉当年负责《秋》的放大制作。他对重庆日报记者说,对于学美术的人来说,人体艺术是很美的,川美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有人体模特了。

  因为有上级的文件,现有的设计方案肯定通不过。市政府随即专程从北京请来了著名漫画家华君武、雕塑界泰斗刘开渠、著名批评家王朝闻商讨对策。

  王官乙回忆,当时几位专家劝他们妥协一下,加一点点衣服,否则,这组雕塑就做不成了。

  “于是,我们就在雕塑的袖口、衣领和其他地方加了一点衣纹。”龙德辉说,就这样,方案得以通过。

  1981年8月2日,重庆日报第四版刊登了穿衣后的四尊雕塑小样,并配发了叶毓山撰写的《谈谈重庆长江大桥雕塑》文章,对修改进行了阐释。

  叶毓山在文中写道:“裸体作品在美术理论和中外美术史中,本是早已解决的问题,但是考虑到目前我国群众的欣赏习惯,我们在不影响主题构思、人物动态以及人体美的情况下,适当地增加了一些薄的衣服和飘带……”

  终于,《春夏秋冬》的创作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可是,定稿后,选择什么样的材质来创作也曾困扰艺术家们。

  龙德辉告诉重庆日报记者,雕塑最初考虑是用花岗岩制作,但考虑到材质老化的问题,换成青铜,可青铜又太重,为工程设计所不允许。最终,雕塑由西南铝加工厂用铝合金整体浇铸而成。

  铸造的过程并不容易。西南铝加工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从1981年9月到1984年9月,整整奋战三年,才圆满完成铸造。

  1984年9月26日,《春夏秋冬》在重庆长江大桥正式落成。《春》是一位拿着花的少女,《夏》是一位在水中搏击的青年,《秋》是一位扛着麦穗的劳动妇女,《冬》则是一个健壮的中年男子。从最初设计到完成,这组作品一共花了5年时间。

  雕塑落成后,受到了来自各界的好评,《人民日报》也曾发表赞扬文章。1987年,它被评为全国优秀城市雕塑作品。

  艺术家:将人体审美展现在大众视野中 学者:一座新时期起点的里程碑

  对于《春夏秋冬》经历的这场风波,叶毓山生前曾说:“作品从全裸到加薄纱,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思想意识转变的一个必要阶段。”

  40年后,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组雕塑,以及它所经历的一切?

  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川美副院长、雕塑家焦兴涛表示,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首先,《春夏秋冬》首次将人体审美展现到大众的视野中,是在城市雕塑题材与形式上对禁忌的突破和创新。其次,这四尊今天看来司空见惯的雕塑,却在当时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在争论的过程中,民众第一次接触到西方人体雕塑的概念,从愕然、冲突到理解和接纳,艺术在与民众的互动中,开启了从美术馆走向公共空间的大门。”

  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称,重庆长江大桥雕塑是一座新时期起点的里程碑。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带领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重庆的《春夏秋冬》发端于1978年,与新时期同时起步。而它建成于1984年,这是重庆经济计划单列,承担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之年。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间坐标。”周勇表示,这组雕塑是重庆改革开放历史的见证,具有引领思想解放的意义。

  周勇说,在《春夏秋冬》中,我们看到它既有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勇气,也有薄纱紧身、飘带缠绕的踉跄;既有坚守现实主义的传统,也有现代人体的展示,更有对真善美的大胆追求。“这是一段凝固的历史、改革开放的无声证言。”

  周勇称,《春夏秋冬》已无可争议地成为重庆这座城市思想解放的代名词,为重庆弄潮时代、改革开放承担起清扫思想障碍的重任,因此成为人们观察“新时期”的一个坐标。

  相关新闻>>

  重庆城市雕塑变迁之路

  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大型城市雕塑之一,重庆长江大桥雕塑落成之后,重庆城市雕塑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川美副院长焦兴涛介绍,上世纪80年代,重庆的城市雕塑基本上还是以纪念性的雕塑为主,这其中,以江碧波、叶毓山的《歌乐山烈士纪念碑》、龙德辉创作的落成于曾家岩的《周恩来》等为主。

  上世纪90年代,重庆的城市雕塑出现了一批和城市景观相结合的作品,如丰都的《鬼王石刻》、南山公园的《大金鹰》等。与此同时,传统的纪念性雕塑也出现了不少优秀之作,如位于大田湾体育馆的《贺龙与运动员》,是那一时期为数不多的以写实人物群像为主题的纪念性雕塑,现在,“贺龙像”已经成为这一区域的地标。

  2000年以后,城市雕塑与创作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雕塑从纪念性、抒情象征的主题开始转向与每个人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雕塑的尺幅也开始改变,出现了很多接近真人比例的作品。如解放碑八一路好吃街的《重庆女孩》《吃火锅》,颇受市民喜爱;杨家坪步行街的《塑料袋》等作品也取材于人们的生活。

  焦兴涛称,如今,类似《春夏秋冬》这样永久性的雕塑不太多了,城市雕塑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以一种更灵活、更丰富的方式进入商业空间、街道、社区和广场,走进人们的生活。

  声音>>

  城市规划建设专家、历史文化学者何智亚:

  重庆长江大桥雕塑落成后,当时老百姓对它的态度是非常喜欢的。由此看来,健康的、美的、积极向上的东西,都是受到欢迎的。老百姓喜欢的东西,就立得住。今天,世界打开了,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而这组雕塑在当时是开先河的作品。

  重庆60后文物保护志愿者冰锅(网名):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家住在石板坡街道那一片,关于长江大桥雕塑的争议也听说过一些。雕塑落成后的两三个月,我和高中的几个同学约起去看,我们从北桥头走到南桥头,一个一个挨着看。当时的感觉是“好稀奇啊”,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雕塑。之前听说雕塑是裸体的,后来又加了衣服,反正我们看着觉得挺美的。

  喜玛拉雅艺术书店创始人、70后雕塑家刘景活:

  我小的时候,家里有一张挂历,上面就用了《夏》的图案。可以说,这是我最早的艺术启蒙。1995年,我进了川美读大学,就自己跑到长江大桥桥头去观察《春夏秋冬》。人体艺术是我们学习的必修课之一,不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后来,我大四时跟着叶毓山老师学习,他常常对我说,做雕塑要强调不同,要善于发现,这也启发了我后来的创作。

  90后摄影师黎光波:

  没有觉得重庆长江大桥雕塑有什么特别的,也不知道它们曾经引发过很大的争议。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这就是很平常的四尊雕塑,怎么当年会引起了那么大的风波!对于我来说,它的地标意义可能更大,远远地看到雕塑,就知道要到长江大桥了。

  (本栏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郑宇摄)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