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新时代的奋斗者 | 检察官张广超: “三部曲”化解矛盾做好公诉环节群众工作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03-01 03:41:51 | 记者:黄乔 | 编辑:周游

原标题:

“三部曲”化解矛盾做好公诉环节群众工作

渝北区检察院检察官张广超:公诉部门办案人员要依法办案,还要充分关注群众诉求,这样才能赢得理解和信任

工作中的张广超。记者 黄乔 摄

开栏的话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伟大事业需要奋斗才能推进,美好蓝图只有通过奋斗才能绘就。

记录新时代,讴歌奋斗者。即日起,本报开设“新时代的奋斗者”栏目,报道我市各行各业中以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为努力开创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新局面而拼搏的奋斗者的故事。敬请关注。

2月26日上午,渝北区检察院检察官张广超正在办公室查阅案卷,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我是××网络诈骗案的受害者,我被诈骗的钱,什么时候追还给我啊?能不能快一点呀!”电话那头一口普通话,语气很着急。

“案件正在办理中,侦查机关在尽可能多地追回案款,最后法院也会有公正的判决。”张广超耐心地向对方解释。

张广超告诉记者,该起诈骗案件受害者多达800余人,因此这一个月来,他每天都要接待近20名受害人,这些受害人有的是通过电话咨询,有的则是直接来访检察院当面询问。

“我很喜欢和群众打交道,听他们的诉求,帮他们解决问题,这能让我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觉得很幸福。”张广超认为,公诉工作是检察机关面对群众的重要窗口,作为公诉部门办案人员,除了依法公正办案,还要充分关注群众诉求,特别是认真听取被害人及其家属的意见,这样才能做到准确打击犯罪,充分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这些年来在工作中,张广超总爱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方法记录下来。对如何有效化解公诉环节各种矛盾、做好群众工作,他总结了一套“三部曲”。

第一部曲

手拉手拉近距离 以情理化解怨气

张检察官笔记:刑事案件发生后,会给被害人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心理创伤,他们中的一些可能会有不理智的行为,这是一种失去心理平衡和安全感后的自然反应,办案人员应理性对待。在接待来访被害人及其家属时,应迅速拉近距离,消除隔阂、消除误会。

前年,张广超承办了一起非法拘禁致人死亡案。前期由于公安机关处于侦查过程中,暂未收集齐证据,故检察机关没有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

“为什么?为什么你们不批准他们抓那个坏人!”被害人70多岁的老母亲在几位亲戚的陪同下来到了渝北检察院,她坐在大厅里泪流满面,情绪非常激动。

正在办公室审查案卷的张广超听说这一情况后,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急匆匆来到大厅。只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婆婆坐在椅子上,一边哭诉一边捶胸顿足。

“老人家,您年龄大了,先不要生气,千万不要气坏了身体。”张广超赶紧上前握住她的手安慰道。

老婆婆的情绪稍稍有所缓和。这时,张广超又扶起老人说,“老人家,大厅太冷了,我扶您到我办公室,我们坐下来慢慢说。”

张广超的这些举动和话语,让老婆婆停止了哭泣。她点了点头,握着张广超的手,随他一路朝办公室走去……

“不要小看握手这一举动。”张广超告诉记者,握手很多时候代表着友谊、热情、慰问、信任、信赖等含意,可以传递彼此真诚的感情。因此,通过与来访群众握手,往往能迅速搭建起与他们情感沟通的桥梁,让办案人员取得来访群众的初步信任,为下一步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第二部曲

实打实排忧解难 讲道理打开心结

张检察官笔记:公诉环节,被害人及其家属来访,一般都带着“心结”而来,因此,解开当事人的“心结”,打通通向来访人员内心的“最后一公里”,是化解矛盾的关键。办案人员要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真诚与当事人进行沟通,才能实现以理服人、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的最佳效果。

几位陪同老人前来的亲戚,也先后进了张广超的办公室。

让他们在沙发上就座后,张广超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一套干净的茶具。这套茶具是他特意为来访群众准备的。

“来,先喝杯热水,暖暖身。”张广超为大家倒上热茶,随后从抽屉里取出笔记本说,“老人家,有啥子诉求,现在您跟我慢慢说。”

话音刚落,老婆婆也还未来得及开口,一旁的几个亲戚便开始争先“抢话”。

“你们这个不公平,必须给个说法来!”

“我们今天来,是要你们检察院必须批捕!”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发言,表达自己的诉求,场面逐渐混乱起来。

“大家不要慌,你们一个一个说,我也好把你们每个人的想法都记下来。”在张广超的劝说下,几位被害人亲戚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

“还是婆婆先说,然后我们几个补充。”其中一个亲戚主动提出建议。随后,大家开始逐个发言表达诉求。

张广超一边听一边记录,并在对话间以委婉的方式适时引导他们围绕案件和争议焦点,充分表达诉求。几个小时过去了,张广超的笔记本记下了密密麻麻几大页。

“你承诺了的,要给我们个交代,不能不算数哦。”离开前,老婆婆特意向张广超强调说。

“老人家您看,我都记在本子上了,每一条我都会回应和解决!后面有啥子问题,案件有什么进展,我都会和您联系,您也可以随时来找我。”说着,张广超拿出写有自己联系方式的名片,递到老婆婆手中。随后,他又扶着老婆婆,送她出了检察院大门。

“认真记录,能体现出公诉案件承办人对待群众来访的认真态度。”张广超说,有时,来访群众也清楚自己提的问题不一定能马上得到解决,但他们同样需要办案人员的重视和耐心的解释,“只有我们真诚沟通交流,重视他们的每一句话,才能得到来访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最终,那起案件经张广超办理,得到了圆满解决。结案那天,受害者的老母亲再次找到张广超,当面向他表示感谢。

第三部曲

心贴心争取理解 释法说理解矛盾

张检察官笔记:面对来访群众,越是问题重大,越是情况紧急,越是矛盾突出,越要坚持依法办事,依法处理来访群众的诉求,做到带着情感做工作又不感情用事,切实做好释法说理工作。

“这案子不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而是集资诈骗!”

前不久,张广超承办了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该案中,被吸存人员多达2200余人。

“但部分被吸存人员坚持认为犯罪嫌疑人涉嫌集资诈骗,犯罪嫌疑人根本没有还款能力,而是把钱挥霍了。”张广超说,这部分被吸存人员来到检察院“讨说法”,认为检察机关对案件事实认定错误。

“大家不要激动,我们一条一条来分析。”面对情绪激动的来访群众,张广超用设问、反问等多种表达方式,向来访群众逐一解释案情,最后又把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司法解释拿给大家看。

“嗯,确实是这样,是我们理解有误。”来访人员终于缓和了对立情绪,解开了“心结”,表示理解了检察机关对案件事实的认定。

“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是根据法律条文规定来进行的,但法律条文的特点是简洁严谨,部分来访群众对一些法律规定往往难以全面理解。”张广超告诉重庆日报记者,遇到这样的情况,办案人员就应尽量避免使用生涩的法言法语,而要善于将法律术语转化为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化解、消除他们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在循循善诱中解疑释惑,在说服教育中化解矛盾。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