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教育 > 正文
綦江 以奋进之势 开启教育优质均衡新篇章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01-30 03:41:09 | 编辑:李平

綦江推行的“学区自治”获得第五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优胜奖

正在规划建设的崭新的綦江中学

学生们在“开心农场”快乐劳作

 

悠悠南州,千年綦江。

在南州文化的滋养下,綦江这座有着2000多年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正在以突飞猛进之势快速发展,焕发出蓬勃向上的活力。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进步。近年来,綦江区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秉承“健康尊严,张扬个性”的办学理念,以科学创新的育人体制、不断提升的教育质量、屡创佳绩的教学成果赢得社会广泛赞誉,翻开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独具綦江特色的教育模式。

踩着新时代的节拍,贯彻十九大的精神,未来,綦江教育将继续发力,以独树一帜的“綦江模式”为路径,昂首阔步走进新时代。

加大投入

“六个优先”保障教育公平

“没有綦江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学校的发展速度不会有现在这么快,学生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享受到这么优质的教育。”作为学校“旧貌换新颜”的见证者,通惠中学校长任正中感触颇深。

曾经,通惠中学还是綦江区内的一所典型薄弱学校,办学规模小、硬件设施差、教学资源紧缺……升级改造前,这几乎是通惠中学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常态”。后来綦江区加大资金投入,迁建学校,优化基础设施,引进优秀教育人才,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由薄弱学校向优质学校的华美“蝶变”。

而这只是綦江优先发展教育、保障教育公平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文件》、《关于印发綦江区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一系列文件,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育待遇优先落实、教育问题优先解决,真正实现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六个优先”并非一句简单的口头承诺,而是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数据中。

据统计,近3年来,綦江政府拨款45亿元,投资3.5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项目48个,新建校舍16.5万平方米。即使在资金困难的2017年,綦江区也毫不含糊,坚持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投资6.5亿元(不含土地成本5亿元),整体搬迁綦江中学,优化老城区义务资源布局,新增学位6000余个,城区大班额得到有效化解。

保障教育公平,“硬件”是基础,“软件”是核心。

面对日益紧张的师资环境,綦江区大刀阔斧、重拳出击。有效扩建教学团队,全区公招教师和招聘“双特”教师376名,其中80%以上的新进教师首先到农村学校任教,让边远农村学生共享优质师资。与33名定向报考的小学、学前教育教师签订就业协议,储备优秀人才。与此同时,大幅提高教师待遇,及时完成教师薪级晋升,严格落实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教师权益得到极大保障。

多措并举,固本强根。随着政策的落实与推进,区域、城乡和校际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不断缩小、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学校规划布局得到合理统筹……一项项强有力的保障举措正为綦江教育带来喜人的变化。

深化改革

“三线并治”打通管理脉络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立健全教育治理体系势在必行。如何处理好教育治理和行政管理的关系?如何打破资源壁垒,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如何全面客观评价教育成效?

带着对这三大“难题”的思考与探索,綦江区教委在牢固“健康尊严、张扬个性”区域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构建起“区政府—区教委—学校”行政管理、“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各督导责任区—学校”专业督导、“社会治理—学区自治委员会—学校”第三方评价三线并向的教育治理网络,大胆探索以学区自治、学校自治、联盟自治为重点的管办评分离教育治理改革。

共享教育,同谋发展。创新化的管理体制,不仅改变了教育行政部门“单打独斗”的格局,以学区自治为代表的综合改革举措还让綦江教育走在了全国教育改革的“前列”。

“教育改革开局良好、成效突出,在改革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育部原党组成员、部长助理陈舜在重庆调研期间,綦江区作为唯一区县代表就綦江教育治理体系改革举措作专题发言,受到高度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监督办学质量、师德师风行风,定期反馈社会对教育的评价,由学区所在地政府领导代表、资深退休教育人、行风监督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学区自治委员会”,评议学区内学校办学情况、校长任期业绩,并且每学期、学年形成独立的办学水平报告,为学校优质高速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只眼”看教育、社会各界助教育,切实回应群众需求,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真正找到落脚点和归宿。近年来,綦江依托学区教育自治委员会,综合协调各街镇、部门投入500多万元用于学校的维修、建设和设备购置,积极化解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全社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教育行政管理、督政督学、社会帮扶等多领域协同并进,让宏观与微观的区域教育管理形成一种纵横交错的网络化格局,“綦江经验”正在强力助推教育治理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狠抓质量

“四商培养”创新课程体系

穿过城市的车水马龙,一片结满蔬果的“绿色基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只见学生们在“基地”内的“责任田”里播种、培土、浇水,忙碌而又充实的劳作让每一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这是綦江区中峰中学建设的“开心农场”,也是孩子们播种希望,收获成长的一方小小天地。

“同学们,把蜂脾上的蜜蜂抖下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这部分的操作比较困难……”中峰中学八年级(2)班的同学正在“开心农场”认真听蜂农讲解如何取蜂蜜,比起课本上“有距离感”的理论知识,孩子们更偏爱这种与自然“面对面”、与知识“手拉手”的教学模式。

“孩子们不仅在实践中提升了知识储备,锻炼了动手能力,还丰富了成长和生活经历,拥有了更加快乐的校园生活。”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心农场”是綦江区根据地域特点建成的创新育人实体,主要包括从学生智商、情商、财商、农商4个方面构建的课程体系,旨在强化学生的“四商”培养。如今,占地208亩的100多片“开心农场”已经遍布全区中小学校,出众的教学成效受到各界一致好评。

“要回归教育本质,突出教育教学质量中心。”自2014年走马上任以来,綦江区教委主任刘成一直把教育质量放在举足轻重的地位。除了开设以“开心农场”为代表的创新课程体系,綦江区还创设了“课堂教学五步督导法”,保证课堂主阵地的质量;开辟地方教育课堂,让教育与綦江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相融合;创新校地联合,开辟教师教育路径;设立“学分银行”,创新培训考核模式……

随着重点工作的逐步落实和推进,学生的学业质量不断提升,办学成绩更是逐年稳步提高。綦江教育正将推进义务均衡发展、打造幸福教育的愿景变为美好现实,逐步绘就新时代激昂奋进的宏伟蓝图。

周珣 刘洋 图片由綦江区教委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