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铜梁:金源村里的新变化
来源:铜梁日报
时间: 2018-01-25 10:20:34 | 编辑:李涵叶

当地群众正在抓紧铺设水泥路

  1月19日,天气晴朗,庆隆镇金源村12社刘家院子和张家院子边,工人们正在抓紧修建生产生活便道,一派火热的劳动场面。

  庆隆镇金源村共19个社,1180户、3250余人,全村幅员面积55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4800余亩。金源村地势相对平坦,耕地连片,土壤肥沃,小安溪河绕村而过,自然条件较好。

  “我们村由原金土、干坝、清源三个村合并而成,金土意思是田土肥沃,清源意味着水源丰富,干坝只要利用好水源也可以成为沃土。”金源村党支部书记张玉模介绍,过去,由于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村民守着好好的资源受穷。

  记者看到,金源村水泥公路四通八达,全村内已经形成了“五环”路,生产生活便道通到了每一个农院,一湾一沟的田地修了沟带路……张玉模告诉记者,这一切巨大的变化,都得益于村里正在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

  据了解,金源村土地整治项目是区国土部门和庆隆镇共同争取的市级土地整治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284.53万元,建设规模为356.42公顷,主要通过实施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工程,调整优化现有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农业规模化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该项目于2017年1月开工建设,目前工程已接近尾声。

  在10社,村民易延平正在改建房屋。易延平今年50岁,长期在外打工。“家里的房屋很破旧,过去一直想改建,但是进村的路是烂泥路,拉材料的车都不好进来。”易延平高兴地说,现在道路改成了水泥路,建筑材料直接拉到屋门口,还等几天房子就要修好了,春节就能搬新家了。

  8社村民孙泽琼平常一人在家带孙子,自己不仅种了4亩多稻谷,还有2亩地梨子。“现在路修好了,以后收割机可以进来,收谷子不像以前那么费力了,而且还少花人工钱;种的梨子外面的人可直接到地里来买,一定能卖出更好的价钱。”孙泽琼满面喜悦地说,现在地里没有多少活可干,她正抓紧把房前屋后收拾干净,把能培土的地方都培上土,过一段时间镇里发花籽来撒上,自己还要选择种一些花草树木,争取评上美丽庭院。

  在17社,65岁村民任开玉在屋前洗衣服,水泥公路就从院子边经过,便道连到了院坝。“以前出门要穿筒靴,现在鞋子都不用换就可以去赶场了。”任开玉感慨地说,“能有这样的好日子,全靠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哟!”

  金源村土地整治项目共新修沟带路、生产便道、田间道共计30.54公里,道路条件改善是项目给全村3000多群众带来的最直接、最明显的收益。张玉模说,土地整治项目还通过坡改梯、小并大等方式,累计平整土地213.5亩,新增耕地约130亩。

  土地整治项目极大地改善了金源村的基础条件,最为可喜的是赶上了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庆隆镇党委委员任开忠说,党的十九大以来,庆隆镇推进乡村振兴行动与项目建设、群众意愿、产业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正努力将金源村打造成庆隆镇乡村振兴的示范村。

  目前,金源村梨子种植面积达1500余亩,小龙虾和生态鱼养殖场共5家,面积240余亩。土地整治项目为金源村产业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很多业主已经瞄上了金源村这块宝地。

  “近段时间,不少业主前来考察,准备到村里投资兴业。”张玉模说,按照区委和镇里的要求,金源村发展产业将坚持以生态环保为前提,把群众致富、集体增收和乡村更美统一起来,让金源村成为让人向往的美丽乡村。

  “庭院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小安溪)护田将绿绕,两山(毓青山、巴岳山)排闼送青来。”采访结束时,任开忠化用王安石的一首诗来展望了金源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美好意境。

  (记者 陈文龙)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