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报声音 > 正文
激活干部“朋友圈”这手好资源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01-23 02:51:43 | 编辑:周游

有一颗公仆心的驱动,真正为民生着想,真心跟百姓做朋友,那么干部的“朋友圈”必定能为民所用、服务于公,也必然能够收获更多的点赞。

日前,一则来自田坎的报道非常醒目,也非常有趣: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挂职的干部陈勇,因为要保护好绿水青山,必须要依法依规关闭所驻村农户不达标的养猪场。为了做通工作,陈勇开动脑筋,在自己的“朋友圈”打起了广告,帮农户吆喝卖起了猪儿。(据本报报道)

相对普通人来说,党员干部的“朋友圈”比较单调简洁,很多时候也只是发发风景照,转转心灵鸡汤。党员干部的“朋友圈”作为公共场合,自然不是妄议胡说的地方,但作为一种存在,也应有更大价值空间。挂职干部陈勇的做法,算是一种良好的示范,他将“朋友圈”转化成为民服务的好资源,挖掘出了“朋友圈”的正向价值。

显然,这是个可喜的转变。这是给党员干部的“朋友圈”正名,并释放出为民谋福祉的阳光正能量。干部“朋友圈”不应隐藏着谄媚的点赞,而应传递明亮的价值观;不应成为暗地里拉关系的处所,而应是公开的民生服务平台。只有这样,“朋友圈”才能超越狭隘的“圈”,变成沟通信息、互通有无的公共服务大平台,从而把“朋友圈”里的凝聚力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更让人欣慰的是,虽然此前也有干部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和渠道,为地方发展吆喝、代言,为当地百姓卖特产做广告,但毕竟只是特例且具有很鲜明的个人色彩,并不具备典型性,难以复制。而挂职干部陈勇对“朋友圈”的合理利用,显然是可以被更多基层干部所效仿的。因为,他们的“朋友圈”构成是相似的,资源的发掘渠道相对简单,尤其是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上,这些基层干部需要发动更多“朋友圈”里的朋友来帮忙,需要充分激活“朋友圈”这手好用且管用的资源。对于他们的服务对象来说,基层干部“朋友圈”里的“门路”,很可能是老百姓的“出路”。

当然,干部的“朋友圈”要巧用也要善用,要好用也要用好。虽然党员干部的“朋友圈”是公共空间,但里面还是夹杂着某些私人情感。如果不能厘清公私边界,不能保持理性判断,那么“朋友圈”很可能把干部给圈进去。干部们在激活自己“朋友圈”时必须清楚,奉献和交易是有本质区别的,要警惕有些人借“帮忙”来置换利益,也要警惕干部自身滥用职权。要确保“朋友圈”这手好资源不被污染,除了干部自身要严格自律,更需要完善的法纪规章,以确保干部“朋友圈”晒在阳光下,确保它的纯洁性。

事实上,激活干部“朋友圈”的本质,就是紧密联系群众,就是尽心尽力为民谋福祉。在互联网时代,干部与群众接触的面积增大了、距离缩小了、渠道增多了,像“朋友圈”这样的平台越来越多。关键就在于,只要干部们想干事、干实事,就一定能够主动激活这些资源、应用好这些平台。有一颗公仆心的驱动,真正为民生着想,真心跟百姓做朋友,那么干部的“朋友圈”必定能为民所用、服务于公,也必然能够收获更多的点赞。

激活资源是项重要的本领。身处一线的基层干部,除了要激活现有的“朋友圈”资源,更要拓宽自己的眼界,把那些真正愿意帮助农民、振兴乡村、服务百姓的人们拉到自己的“朋友圈”里来,这样,百姓的脱贫致富之路、地方的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长河(作者系广东职员)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