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报声音 > 正文
乡村振兴要看口袋也要看脑袋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7-12-15 00:42:05 | 记者:侯金亮 | 编辑:周游

乡村振兴,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徐州调研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社会层面的振兴,更是精神文化层面的振兴。或者说,乡村振兴不仅要看农民的“口袋”是否丰厚,还要看农民的“脑袋”是否丰富。

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乡村振兴,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乡风文明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传统美德和良好的文明习惯,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建设美丽乡村,既要有整洁的街道、如画的风景,又要有淳朴的乡风和厚重的人文,还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乡风文明了,乡村才会变得美丽;农民文化素质提高了,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健康持续。只有重视乡风文明建设,挖掘和利用好乡村文化,不断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才能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不绝源泉、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大批新农村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泥沙路变成了水泥路,土砖房换成了小洋楼,可以说乡村环境变美了,农民钱包更鼓了。但一些地方的陈规陋习仍然沿袭,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比如,有的地方对婚丧嫁娶、起土上梁、乔迁新居等,大操大办,大肆攀比,礼金“水涨船高”;有的地方打牌赌博歪风蔓延……这些陈规陋习显然超出了风土人情的范畴。“鼓了钱包坏了风气”,给农民带来沉重负担,与风景秀美的乡村显得格格不入。

兜里有了钱,并不意味着乡风文明的必然进步;没有乡风文明的保障,乡村振兴也会步履维艰。为此,涵养良好的精神风貌,让农民的“脑袋”富起来,就要从“软”“硬”两方面着手。“软”的方面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严标准高质量创建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等,开展各类移风易俗、弘扬新风的主题实践活动,传承培育优秀家风家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硬”的方面要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推进乡村文史馆、文化站、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建设,推动文艺精品上网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乡风文明的传播。

此外,还要不断挖掘和发挥乡贤文化的巨大潜力与积极作用,用乡贤文化引领乡村振兴。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被称为“新乡贤”。继承和弘扬乡贤文化,就是要同时发挥好“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涵养文明乡风,建设美丽乡村。要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评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环境卫生模范户、遵纪守法光荣户、邻里和睦文明户、勤劳致富好家庭等,培育一批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用他们的模范行为、高尚人格感染和带动群众。总之,只有让农民从“口袋”到“脑袋”都富起来,乡村振兴才会变为美好的现实,乡村才会成为农民的精神家园、人文家园、和谐家园。

(作者系本报评论员)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