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旅游 > 正文
这个项目建成后 解放碑开车到长滨路只要两分钟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7-12-08 03:15:04 | 记者:汤艳娟 | 编辑:李平

十八梯片区街景效果图。

十八梯片区地下道路示意图。

十八梯风貌区夜景效果图。(本栏图片均由渝中区提供)

本报讯 (首席记者 汤艳娟)12月7日,广受关注的渝中区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及周边基础设施综合配套项目正式动工。该项目建设工期为2年,采用地上、地下复合的交通模式,将新建11条地上地下道路及两条人行系统,其中,地下道路可把十八梯片区约5000多个车位连为一体。

上下半城实现互联互通

在全市28个传统风貌片区中,十八梯划归为传统巴渝风貌片区。该片区是明清时期渝中半岛旧城区接上下半城的重要联络梯道,也是重庆民居多元文化本地化特色最明显的片区。

根据传统巴渝风貌片区的总体规划功能定位,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占地面积约88亩,总建筑面积约8.1万平方米,将被打造成最能体验老山城的街巷空间,延续“七街六巷”传统街巷的基本格局,以展现传统巴渝文化、抗战陪都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及周边基础设施综合配套项目建设工期约两年,采用地上、地下复合交通体系,将新建11条地上地下道路,地上道路总长约1.6公里,地下道路总长约1.5公里,实现十八梯传统风貌片区交通贯通上下半城、连通地下车库等功能。其中,新建厚慈街、凤凰台街、响水桥街等7条地上道路,新建解放碑环道出口连接道、解放碑环道入口连接道、十八梯地下车库连接环道以及长滨路连接道4条地下道路。

该项目完工后,可实现长滨路、“解放西路-解放东路-陕西路”、“中兴路-新华路”等渝中区三条重要横向道路互联互通,将串联朝天门片区、湖广会馆历史文化街区、白象街传统风貌区及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形成下半城重要的文化旅游路线。

地上道路“一横三纵”,地下道路“一环三连接”

“地上道路呈‘一横三纵’路网格局,主要与中兴路及解放西路衔接。”该项目相关负责人李安告诉重庆日报记者,一横为厚慈街-守备街,三纵即凤凰台路及北延伸段、响水桥路及北延伸段、花街子路及北延伸段。

其中,地上道路以慢行交通为主,并通过十八梯传统主梯道与较场口相连。李安介绍:“地上道路的铺装将配合整个十八梯的风貌,主要以青石板为主,路幅宽度主要为17米和11米。”

而地下道路为“一环三连接”通道系统,连通解放碑地下环道与长江滨江路。地下道路完工后,将通过智能交通和诱导系统,不仅能把十八梯传统风貌片区的5000多个地下停车位有机串联起来,还可实现与解放碑环道周边地下车库之间的互联互通,最终实现解放碑及十八梯传统风貌片区约20000个地下停车位的互联互通。

“我们在清真寺和较场口观景平台处预留了一个接口,汽车可以从解放碑环道由该接口进入连接道,在骨科医院附近也有个接口,从十八梯可以通过解放碑环道入口连接道进入解放碑地下环道。”李安表示,较场口和长滨路高差近40米,目前只能从中兴路或凯旋路绕行到达下半城。以后,通过这段不到1公里的地下道路,开车从解放碑到长滨路将只需约2分钟。

两条人行系统将三个旅游点连成一线

据悉,此次开工的十八梯片区道路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还包括新建较场口日月光广场至十八梯地下人行通道,十八梯经解放西路、长滨路到达滨江公园的人行通廊两条人行系统。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地下人行系统将十八梯传统风貌片区与轨道1号线、2号线相连,地上人行系统将新建长滨路观景平台及连接观景平台的天桥。

“两条人行系统和十八梯老街实现了无缝连接。“李安介绍,两条人行系统建好后,十八梯将与上半城的解放碑、较场口小吃街,以及下半城正在打造的渝中半岛最美滨江公园串联起来。三个旅游点连成一线后,游客可一路感受解放碑的繁华、十八梯的老重庆味道以及长滨路的临江美景。”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