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璧山:城市遍植文化元素 千年文脉悠悠流淌
来源:璧山报
时间: 2017-11-14 11:35:47 | 编辑:李振兵

  23万平方米仿古建筑绘就厚重史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对于璧山这座有着1200余年历史的城市而言,千年积淀的文化底蕴,正是其韵味悠远的独特魅力所在。近年来,璧山城市建设在回归自然的同时,巧妙植入本土文化元素,让文化的气息在每一座仿古建筑间缭绕,让文化的芬芳在城市的每一块户外景观石上吐露,让璧山千年文脉从历史的深处悠悠流淌而来,汇聚成当代璧山人的文化之根、自信之魂。

  文化融入城市地标

  23万平方米仿古建筑绘就厚重史书

  有人说,璧山是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处地标建筑,都能让人穿越到历史上的昨天。

  在这里,你可以在唐风习习的南门唐城里对月小酌,低吟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半醉半醒之间,仿佛梦回唐朝。这里,正是1200多年前,璧山置县时的县衙所在地。千年前的此地,或许也曾有人月下独酌,诗意盎然。

  在这里,你可以在典雅大气的状元桥上踱步,在红柱祥云流苏之间,细细体会冯时行、蒲国宝两位北宋状元金榜题名衣锦还乡时欢庆的景象。“尝怀抗书冯时行,太息通经蒲国宝”,冯时行支持岳飞主张抗金的风骨,蒲国宝“长太息以掩涕”的忧国忧民,令人肃然。

  在这里,你可以在天子桥上驻足,看那桥拱连同水中倒影合为一圆寓意的日月同辉,遥想建文帝朱允炆隐居璧山时是何心境。遭遇篡位,乔装出逃,隐名易服云游四方后,能够于永乐元年在璧山这样一处灵秀地隐居,也算得上是一桩幸事。

  ……

  唐、宋、元、明、清,1200载悠悠岁月,数之不尽的历史记忆,就这样被璧山人挖掘出来,独具匠心地融入一座座城市地标建筑之中,在23万平方米仿古建筑的浩瀚书页间,为尘封的历史注入鲜活的色彩。

  南门唐城南区、“千年重庆”巴渝文化旅游风景区、登云山民国风情街......新的书页正在徐徐开启。

  文化融入城市细节

  5000余块户外景观石讲述小城故事

  白居易有诗云:“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以石为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雅好。这正是因为石头虽然不能说话,但却能见证世事沧桑,印记文明辉光,留给人以无尽的智趣和遐想。

  唐至德二年设立建制的璧山,正是因境内“山出白石,明润如玉”而得名。也正是如此,从古至今,璧山人始终对石头有一种独特的偏爱。

  现在,在璧山的公园里、广场上、花丛中、林荫间,5000余块形态各异的户外景观石安静地矗立着,它们和74万璧山人一起,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而石头上镌刻的文字,更是赋予了它们更加浓郁的情感,为过往游客讲述着小城故事。

  你看,秀湖水街的西藏模纹石上的《乞吕凤子画像》。那是抗战时期,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吕凤子来璧创办私立正则艺术专科学校时,璧山友人李成基以诗作笺,请他为自己画像留下的诗句。

  你看,东岳体育公园的石蛋上的《和绍朴诗》。著名诗人、学者郭沫若莅璧讲学时,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女生李绍朴将自己写的两首诗当面交给他请教。郭沫若读后,当即挥毫和诗两首,石蛋上镌刻的正是其中之一。

  ……

  璧山的石文化历经1200余年的发展,蕴含着包容、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内涵。目前,我区还将利用《小城故事》杂志等媒体,设立“石头上的小城故事”专栏,对石文化进行深入解读;同时,计划在户外景观石上增设二维码,让更多的市民、更多的游人领略到石文化之美。(记者 刘畅 文/图)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