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重庆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让更多百姓尝到文化的“甜头”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7-11-13 03:12:06 | 编辑:周游

11月7日,重庆杂技艺术团打造的以“喜庆十九大 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演出,在两江育才中学举行。记者 熊明 摄

“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你们这些大大小小的梦想汇集起来,将筑成我们的中国梦!”11月7日,一台精彩的表演在重庆市两江育才中学的操场上上演——演员们除了为现场师生表演杂技外,还与他们频繁互动。这是由重庆杂技艺术团打造的“喜庆十九大 共筑中国梦”送演出进基层活动。

把演出送进基层,让百姓近距离欣赏艺术,已是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中最常见的画面。近年来,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多彩多姿的文化活动渐渐改变着重庆人的生活、丰富着这座城市的内涵。

演出让百姓得到实惠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我市的演出活动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高雅剧院,都为百姓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在乡村表演,我们总是被乡亲们围得水泄不通。”重庆杂技艺术团业务部部长赵磊告诉重庆日报记者,该团每年都会将300多场演出送到基层,刚刚创排的“喜庆十九大 共筑中国梦”节目也将完成70场进基层演出。

市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4年开始,政府累计购买10万场文艺演出,惠及群众3000余万人次。“在下基层演出中,市级院团与民间资源共同发力,把演出带到百姓家门口。”他介绍,按照计划,今年政府将购买公共流动文化3.3万场,送往8266个行政村。

不仅在百姓家门口,在剧院内也有不少惠民活动——11月11日,第二届重庆文化惠民消费季启动,从当天至2018年2月28日,全市将开展十二项文化惠民活动,主城各大剧院的演出票价最低可降40%。

高水平展览不断

11月1日,《家园——黄格胜画展》在重庆美术馆开幕,100幅描绘广西的山水画作让观者无不惊叹。

重庆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邓建强介绍,作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的窗口单位,重庆美术馆自2013年10月开馆以来,每年举办40余场公益性展览,每年接待观众30余万人次。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这为我们美术馆的发展指明了目标。”邓建强说,接下来,重庆美术馆将继续举办高水平的展览,并进一步加强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把艺术带进校园、社区、机关、乡镇……

与此同时,我市的博物馆也活动不断。据了解,近年来,三峡博物馆除了基本陈列展览外,每年还向社会推出20至30个高水平的临时展览。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的美术馆、博物馆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市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博物馆免费开放73家,美术馆免费开放13家,每年服务群众7200万人次以上。

公共文化服务插上互联网翅膀

这几天,家住江津区的张佳尹特别兴奋,几个月后,她有望登上2018年江津春晚的舞台。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今年,江津区文化委推出了该区首个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文化江津云”,该平台包含了文化活动、文化场馆等11个主要功能模块。老百姓可以访问“文化江津云”,在线报名参与公共文化活动、预约公共文化场馆等。最近,“文化江津云”推出2018年江津春晚海选征集令,仅仅一天就有数十人报名。

利用互联网,老百姓不仅能当演员,还能选演员。为破解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我市在全国率先建成公共文化物联网,实现“群众点单、政府配送”,老百姓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演出团队。公共文化物联网上集合了我市具有公共文化演出资质的大批资源,百姓可以随意“点单”。

“‘互联网+’让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为完善。”市文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文化委将加快推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在完善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同时,加快数字资源库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让更多百姓尝到文化的‘甜头’。”(重庆日报记者 夏婧)

  ◆◆◆区县行动

  ◆◆◆黔江:基层图书馆明年底实现全覆盖

  11月8日上午10点,黔江区图书馆流动图书车稳稳当当地停在了该区石会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大门口,几个工作人员跳下车,七手八脚地忙开了。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二楼是黔江区图书馆石会分馆,他们要把一车崭新的图书一一摆放整齐。

  “区图书馆又送新书来了,现在我们看书是越来越方便,娃娃们放学也有了新去处。”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图书,几名当地群众啧啧称赞。

  重庆日报记者看到,当天送去的图书除了政治、文学、历史类别外,还有《有机蔬菜科学用药与施肥技术》《家庭装修使用指南》《家庭医生手册》等既具实用性和操作性,又有可读性的书籍,初略统计有1000册。

  “目前,我们这里已有图书5000余册。”石会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罗霄说,黔江区图书馆石会分馆不仅书籍丰富多样,还能和区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特别受居民和学生的欢迎。”

  “目前,我们已完成了石会、阿蓬江、小南海、冯家等12个乡镇(街道)的图书分馆建设,开通了24小时图书馆。”黔江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黔江将逐一完善余下的18个乡镇图书分馆建设,预计在2018年底实现全区乡镇图书分馆全覆盖。

  事实上,黔江区图书馆石会分馆只是黔江大力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一个缩影。黔江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黔江区广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例如实施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文化室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工程;开展文学、书法、音乐、摄影等文艺培训,目前已培训文化人才5000人次;举办摆手舞大赛、跑客节、龙狮舞争霸赛等各类大小文化活动,打响了黔江民俗文化品牌,群众文化活动日渐丰富。

  “前两天,第二届少数民族电影展映活动在我们黔江举行,放映了《悬赏令》《金珠玛米》《阿婆的槟榔》等17部优秀少数民族影片,还举办了川美油画作品展销等活动,大家开阔了眼界,丰富了业余生活。”在黔江街头,一位当地的市民这样说道。(重庆日报记者 匡丽娜)

  ◆◆◆沙坪坝:为老百姓引进好的文化产品

  在沙坪坝区童家桥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国家级非遗项目——金钱板的第十七代传承人丁长福给小朋友们表演《大重庆的好儿童》。记者 张锦辉 摄

  11月4日晚,四川外国语大学学生李彦希和伙伴来到位于沙坪坝区文化馆五楼的“巴渝书场”时,里面的观众已经坐得满满当当。

  有意思的是,能让这么多市民慕名而来的,是由重庆唯一的80、90后相声团体——逗乐坊带来的相声专场。这样的相声专场,每周六都会在沙区文化馆上演,吸引着大量市民前来观看。

  沙坪坝区文化委主任李波介绍,作为重庆市的科教文化名区,沙坪坝今年以来加大了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李波告诉重庆日报记者,该区在采购公共文化产品之时,目光不仅仅局限于重庆市内,而是放眼全国,不仅引进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大型民族舞剧《诺玛阿美》,还把维也纳之声交响乐团请到沙区,为市民带来一场精彩的新年音乐会。

  同时,在本地文化产品的引进上,沙坪坝区也坚持购买精品,不仅定期举行逗乐坊相声演出专场,还引进了优秀本土话剧《又到满山红叶时》。

  此外,沙坪坝区还让社会文化机构参与到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的运营管理中来。“例如天星桥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就通过引进社会培训机构,在免费开放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艺术培训服务,不仅充分利用了文化设施,也让市民的文化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李波说。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李波表示,未来沙坪坝区还将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在丰文街道建设2800平方米的街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持续推进沙坪坝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打造2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与重庆广德公益慈善文化基金会合作打造6个集乡村舞台、乡村影院、乡村书屋、乡村展馆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设施——“美丽乡村·文化大院”,让城市建设与乡村文化相互交融,实现全区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重庆日报记者 黄琪奥)

  ◆◆◆潼南: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为百姓幸福“加码”

  “快点,今天村委会又有节目看哟……”11月4日,家住潼南区上和镇团山村的陈强一大早便带着一家人赶到村委会。此时,村委会门前的小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显得很热闹。

  村委会办公室成了临时“后台”,十几名演员有的在化妆,有的在换演出服。这一天,是上和镇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下村演出的日子。舞蹈、演唱、器乐合奏……随着精彩节目一一登场,观众越来越多,掌声、欢笑声久久回荡。

  团山村的演出结束后,陈强有些意犹未尽,“以前看文艺演出要到镇上,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而且都选在农闲时间,既不耽误农活,又能看到好节目,大家都高兴。”

  “这只是潼南开展‘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演出服务’的一个剪影。”潼南区文化委主任杨春告诉重庆日报记者,2014年以来,该区每年向民间文艺演出团队购买演出1228场,其中农村演出1124场、广场演出104场。购买的演出每季度在全区281个行政村各演出1场,每周在2个城区广场各演出1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今后将有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到群众身边。”杨春说,目前该区已设立了项目补助资金,其中农村公共文化演出每场补贴1000元,城区广场演出每场补贴2000元。

  钱有了,节目怎么买?政府招标,群众点菜!“组织文化下乡活动时,我们发现有时送去的节目,群众不一定爱看。”杨春说,今后购买公共文化演出服务,不仅要引进专业团队,更要买到基层群众爱看的节目,这样才能实现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配送。各个演出队伍都要拿出节目“菜单”,给各镇街“点菜”,而各镇街“点菜”时,都要征询老百姓意见,并根据大多数群众的意愿需求选择节目。(重庆日报记者 刘蓟奕)

  ◆◆◆江津: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开设“四点半课堂”

  江津区德感街道牌坊社区的“四点半课堂”。(受访者供图)

  11月7日下午四点半,江津区德感街道牌坊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就热闹起来,“今天的数学课好难哦。”“等会做完作业去踢球哈!”学生们一阵寒暄后,有的从书包里掏出本子开始做作业,有的则直接从书架上取出图书认真阅读。

  这正是当地开展的“四点半课堂”——每周一、周二的下午四点半,这些孩子们都会来到志愿服务站完成作业,和志愿者一起学习英语单词、做互动游戏。充满欢声笑语的“四点半课堂”就像孩子们的第二课堂。“我爸爸妈妈都在贵州打工,家里没人可以辅导我的功课,这里有大哥哥和大姐姐帮助我,上学期我的成绩就提高了很多呢!”德感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兰冬雪说。

  德感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德感街道牌坊社区志愿者服务站针对社区留守儿童多这一现状,打造了“四点半课堂”。目前,固定给“四点半课堂”服务的有2名退休教师和重庆工程职业学院的10名学生志愿者。而像兰冬雪这样定期参加“四点半课堂”的学生有40多名。

  如今,江津区已在双福新区、白沙镇等地共开设了73所“四点半课堂”。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四点半课堂”早已成了孩子们的课后天堂,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孩子们的生活。

  “‘送文化’不能凭想象,要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四点半课堂’就是个很好的案例。”江津区文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江津将按照创建市级示范点的标准,在全区推广“四点半课堂”。

  事实上,在江津,这样从群众实际出发的公共文化服务还有很多。2015年,江津区启动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目前,该区正在全面推行图书借阅一卡通,读者凭借一张卡就能在当地图书馆、农家书屋等进行借阅;江津区还探索在水吧、餐饮店等建小型图书室,让处处都有书香;本月,江津已启动建设农村文化小舞台项目,让村民们在看演出时不再临时搭建舞台,而是拥有可以举办文化活动的固定舞台。(重庆日报记者 夏婧)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