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时政 > 正文
国企助推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7-10-09 04:00:08 | 记者:杨永芹 | 编辑:王俭林

“开放新重庆 发展新篇章—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系列报道

 

日前,重庆机电集团旗下重庆水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重水公司)与中电电机股份公司联合签下印度一防洪灌溉项目合同。该项目泵站装机24x6500千瓦,重水公司供货范围包括24台混流式水泵与12台同步电动机及相关配套励磁设备,订单金额达1亿元。

此项目系重水公司签订的第一个水泵项目,也是其进军水泵市场、推进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一步。之前,重水公司还曾中标老挝南椰两个电站的EPC总承包合同,走出了一条由单一销售水电主机产品、机电总包集成向工程EPC总承包转变之路,并开创中国水电设备制造厂家转型的先例,成为我国水电行业第一家实现EPC总承包的制造企业。

重水公司只是市属国企紧随“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市国资委称,“一带一路”已成为市属国企“走出去”的引擎。

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重水公司本是专业生产中小型水轮发电成套设备的厂家,历年来累计为国内外2500余座电站提供了5000多套水轮发电机组,产品出口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印度等36个国家。

然而随着水电市场渐趋饱和,市场业务不断萎缩,探索延伸产业链、由单一产品出口转向提供集建设运营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成为重水公司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公司先后在越南、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斐济等多个国家,成功开拓了机电总承包业务。

“EPC项目总包模式的实施,突破了水电行业传统设备制造企业只能设计、生产、制造、提供主机设备的单一模式局限。同时,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企业的合同价值较单一产品出口提升了七成多。”重庆机电集团相关人士称,为挖掘“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重庆机电集团在沿线地区和国家构建了营销网络。

目前,重庆机电主要出口产品包含水轮发电机组、天然气压缩机及备件、工业风机、工业泵及备件、大马力柴油发动机、汽车轮毂轴承、重型卡车及电线电缆等重庆高端制造,产品远销北美、欧洲、非洲、东南亚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占比超过70%。

瞄准商机,更多的重庆企业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今年初,重庆交通开投集团联合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缅甸分公司,为缅甸仰光省提供600台公交车车载智能终端、公交一卡通系统、跨座式单轨建设和管理技术,以及为其培养公共交通人才等。这也是重庆城市交通一体化管理技术首次“走出去”。

重庆对外经贸集团则致力于探索建立大宗商品进出口贸易渠道,在荷兰、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建立3个海外仓,获得19个境外知名品牌全国总代理权,与数十个国家的100多个国际知名品牌供应商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业内领先的境内外联动供应链渠道。

“目前,市属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已从自然资源等初级产品,逐渐转移到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建设运营一体化项目等新业务,大大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构建产融平台,帮助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对内构建产融平台,市属国企正成为重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推手。

漫步重庆、成都、杭州、郑州等城市的街头,你会发现重庆力帆330EV、长安逸动EV等电动车的身影。在北京、深圳、南京等地,小康瑞驰EC35新能源车已成为城市物流配送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新能源车之所以能快速抢占市场,与重庆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为车企提供的低成本资金分不开。

2015年9月,重庆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成立,这是迄今全国唯一专门从事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的企业。目前,其已经面向力帆、小康、远成物流、五龙动力等知名企业,开展了新能源汽车及相关设备设施融资租赁业务,共服务新能源汽车11000辆,全力助推重庆打造西部地区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基地。

这种通过“借鸡生蛋、以蛋还鸡”的融资租赁方式,让重庆更多中小微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也带动了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3年前,中国第一家机器人融资租赁公司——重庆两江机器人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成立。针对制约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资本、技术、市场三大难题,该公司在成立之初,便制定了一套以金融撬动市场、以市场订单吸引世界知名企业入驻的战略,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

目前,重庆两江机器人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已经与包括国内外知名机器人厂商及系统集成商在内的40个战略合作伙伴,通过融资租赁、厂商租赁、委托贷款等形式,累计为长安汽车、小康股份、力帆股份等整车厂提供了20多亿元资金支持,帮助其购买包括焊接、喷涂、搬运机器人在内共计2000多台机器人。

不仅如此,重庆两江机器人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还通过“项目带动外商来本地投资、以外商投资促进本地产业升级”的方式,引进了ABB、库卡、发那科、川崎等国际顶级机器人厂商来渝投资设厂。目前,重庆机器人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一个集研发、制造、检测、展示、融资租赁等于一体的机器人全产业链。

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国有企业做优做强做大

2016年4月18日,由中国和新加坡双方共同出资设立的中新(重庆)互联互通股权投资基金正式成立,总规模约1000亿元。

重庆市属国企渝富集团是该基金重要发起者之一,其肩负的责任就是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桥梁纽带和市场导向作用,积极推动中新(重庆)互联互通股权投资基金实现更好发展。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新(重庆)互联互通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已达230亿元,重点支持培育发展金融—航空—物流—信息生态圈。

“引入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私募基金等各类资本,共同发起设立产业和创业股权投资基金,已成为市属国企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市国资委表示,目前,渝富集团、渝康公司、西南证券、化医集团、能源集团、市城投集团、市地产集团、重庆对外经贸集团等8家企业,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13家,主导发起设立基金53只,基金总规模1850亿元,已投项目金额超过632亿元,项目涉及国企改革、高新技术、土地开发、资本市场等诸多领域。

与此同时,市属国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参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重庆自贸试验区等项目,引入央企、民企成为市属国企战略投资者,来优化股权结构。目前,我市已相继引进中信集团、平安集团、恒大集团、深高速等央企、地方国企、大型民企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国企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近300亿元。“通过引进这些企业,使得国有资本得以做优做强做大,也推动了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手记>>

结合扩大开放 深化国企改革

本报记者 杨永芹

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国有企业大有可为。值得关注的是,扩大开放与深化国企改革可有机结合起来。

纵观国有企业,的确有一些存在活力不够、效率低下、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情况。

如何改变?

显然,可以通过高水平、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大开放来推动国企改革,来实现改变。

一方面,要以改革的思维谋划全面扩大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局面。只有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加快企业体制机制创新,才能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优势企业到重庆投资国有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从而带动本土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集群型项目发展。

同时,要让民营企业参与到国企改革重组中,破除一系列“玻璃门”现象,才能进一步促进体制机制改革,为国企发展再造一个“开放红利期”。

另一方面,扩大开放还必须鼓励国有企业到全国、全球去发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才能获取全球领先技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