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尽慈尽孝 渝北最美风景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7-09-29 02:32:26 | 编辑:李平

慈孝文化进万家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内涵之一,慈孝是家庭友善的基础。

通过慈孝文化的挖掘与培育,渝北区已形成了自己特色的慈孝文化,并将慈孝文化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慈孝文化逐渐内化成了渝北人的价值追求,外化成了全区群众团结和睦、奋发向上的自觉行动。

如今,尽慈尽孝已经成为渝北最美的一道风景。

倡导慈孝,让“老有所养、幼有所教”

慈孝文化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老人和小孩。因为人老了,最欣慰的莫过于儿孙孝顺,年幼的孩子需要仁慈的爱心来呵护。

据2016年统计,渝北全区共有老年人19.5万余人、儿童18.5万余人,这一老一小占了全区人口的37.3%。

“这个群体是最需要关爱的。”渝北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但由于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务工,使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忙碌疏亲、奋斗忘孝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一社会问题如何解决?

“通地慈孝文化的传播和实践,在全区形成了一种孝老爱幼的新风。”渝北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在慈孝文化的培育和传播下,渝北的城乡已吹起了一股孝顺老人、关爱幼小的新风。

在渝北古路中心小学,有一个励志的慈孝故事:“全国美德少年”李春玲孝顺爷爷和婆婆。

今年13岁的小春玲出生后没多久母亲就去世了。她的爸爸没读过书,没有什么技术,外出打工找不到好工作,只有在重庆主城区当“棒棒”,挣点辛苦的力钱。因此,春玲知道爸爸挣钱不容易,在学校从来不乱花钱,从不吃零食。连家中一个星期难得吃一次肉时,她都会告诉婆婆“肉不好吃,我喜欢吃菜”,让体弱多病的婆婆多吃一点。

小春玲最盼望的是在外打工的爸爸每年一次的回家,因为爸爸带回家的不仅有漂亮的衣裙,还有爷爷婆婆的笑脸,最让她留念的还是爸爸温暖的怀抱。

可是这仅存的爸爸的怀抱一年中只有几天,更多的日子与她相依为命的是爷爷婆婆。

从春玲记事开始,爷爷就一直躺在病床上。从上幼儿园后,春玲就学着照顾爷爷,因为婆婆还要忙着田地的活。春玲早早地学会了为爷爷煎药、端水,还会把在学校里的事情说给爷爷听,让爷爷病中的生活有了一抹微弱的亮色。

2010年是小春玲家中最痛苦的一年,病重的爷爷撒手而去。爷爷走了,不仅留下了债台高筑的家,还带走了婆婆的心。沉浸在伤心中的婆婆病倒了,沉重的体力劳动让一直患有高血压的婆婆雪上加霜,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于是小春玲每天需要打理的不仅有自己的生活、学习,还要担心着病痛折磨的婆婆。她看着伤心的婆婆,坚定地对婆婆说:“婆婆,我会陪伴你。”

从此,家中的天由瘦弱的她来支撑了。每天清晨,当同龄的孩子们还在温暖的被窝中,春玲已经将早饭做好端上桌了;当同龄的孩子才起床的时候,春玲已经在帮助婆婆喂鸡鸭、打扫房前屋后了;当同龄的孩子还在教室里嬉戏打闹时,她已快步走在了回家的路上;当同龄的孩子们进入梦乡时,她还伴着微弱的灯光认真仔细地做功课……

李春玲孝顺爷爷婆婆的事在学校里传开后,激励着学校的师生。学校在打造“慈孝校园”中,号召同学们向李春玲学习。同学们都以她为榜样,像她那样孝亲爱老,回家后都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文化升华,引导“小孝”升级“大孝”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渝北区用慈孝文化,把干部群众从“小孝”逐步引到“大孝”。

“小孝孝于亲长、中孝孝于组织、大孝孝于国家。”渝北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区委在慈孝文化建设中,逐步引导党员干部从孝顺父母开始,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

古路镇是渝北慈孝文化的“起源地”,也是慈孝文化挖掘得最深的地方。镇里在深化慈孝文化建设中,提出了“慈孝治镇”的理念,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在把慈孝文化从“小孝”引向“大孝”中,古路镇先后制订出了《机关慈孝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党员干部慈孝十言行》等20余个引导党员干部讲“中孝”、行“大孝”的制度。同时,还将慈孝文化与廉洁教育相结合,打造孝廉文化基地,促进党员干部崇孝敬廉。

在渝北区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里,有一道特别的风景——慈孝文化墙。

这慈孝文化墙既在向党员干部传播慈孝文化,也像一面镜子在时时照着党员干部:自己在尽慈尽孝上做得如何?在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崇孝敬廉上还有哪些差距?

在引导党员干部从“小孝”到“大孝”中,渝北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里,通过举办慈孝文化专题讲座;每年给机关干部放假1—2天,让干部回家陪伴父母;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号召党员干部陪家人,给父母梳梳头、洗洗脚等,带头践行慈孝。

“党员干部的‘大孝’不只是嘴上讲,要有具体的行动。”渝北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因此,区里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队伍,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洁教育等,把“大孝”融于具体的言行中。

在渝北,从领导到一般机关干部都有自己结对帮扶的农村和城镇困难户。区里要求干部在帮扶中不能只是送钱送物,更要把党的关怀送到困难户手上,把党员干部为民的好形象留在贫困户心里。

在引导党员干部忠于党、忠于祖国,廉洁奉公中,渝北还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家风家训的教育,带头培育出良好的家风,为广大群众作出表率。

如今,在渝北的干部和群众中已形成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慈孝文化新风,并成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中最美的一道风景。

吴黎 王彩艳 图片由渝北区宣传部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