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阜宁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违章处理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焦某,被曝“照顾”前来为政府用车办事的插队者,与排队群众发生口角,怒称“政府的车辆有特权不用排号,排号就是针对老百姓的”。目前,焦某已被单位辞退。(据中国新闻网)
项目审批、办证办税、信访接待等等,这些“小”窗口,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窗口工作人员的行为直接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允许窗口工作人员任性地为政府办事人员“开绿灯”,让群众坐“冷板凳”,最终折损的还是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然而,现实中类似无视规则、为权力“开绿灯”的案例依然存在。比如,人们诟病的“萝卜招聘”,很多就是优先考虑有权力背景的人;有些地方的“一站式服务”,优先为有政府背景的人服务……可见,一些窗口单位肆意为权力“开绿灯”的现象该彻底治治了。
只有擦亮“小”窗口,才能真正展示大形象。在政府服务中,对这样为权力“开绿灯”的行为必须要坚决遏制。一方面,窗口单位要强化宗旨意识。一些窗口工作人员以“当家人”“管事人”自居,总以为别人是在“求”自己,把职责当权力,把服务当恩惠,这种意识显然是不对的。因此,要把为民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就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改进工作、改善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树立规则意识。规则就是红线,不管是为公还是为私,都不能无视规则,对于像焦某这样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严厉处罚,不能手软。
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在规则面前,任何人都不能有特权。当前,改革步入深水区,更要让规则成为共识。唯有杜绝为权力“开绿灯”现象,让“特权思维”让步“规则意识”,树立规则红线,才能真正创建好服务型政府,让机关工作风清气正,让公平正义深入人心。
刘志杰(作者系重庆高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