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重报网评丨又见一刀切禁令,殡葬用品怎么就成了封建迷信?
    新重庆-重庆日报 臧博
    时间:2024-03-28 18:41

    清明将至,又到了回乡祭扫亲人、寄托哀思的时节。但是,江苏南通的一张禁令,让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这份《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通告》一传到网上,迅速冲上热搜,引发热议。昨天,南通市民政局的相关负责人面对媒体时,解释称,“我们是从市场行为强调禁止制造和销售,没有说(禁止)使用这个环节”。

    这句模糊的话,并没有打消人们的疑惑。而南通市某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说的话,也许更值得玩味:“我们也不清楚,他们自己就突然间发了文,也没通知我们,把我们弄得也不知道该怎么弄了。执行比较难,我们也比较被动”。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不复杂。但是,联想到近几年,每到清明前后,总有一些地方出台这类新规,频频引发公众关注,不得不说,南通的一纸禁令,不是孤例,而更像是对公众的试探。退一步,单从发通知的出发点说,这个通知想表达的核心观点,是倡导移风易俗,号召人们文明祭扫。可是,好的出发点,却是用如此“一刀切”的方式,用“禁止”的口吻下发文件,难免让人不适,让人反感,甚至强烈反对。为什么反对,每个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笔者以为,最要紧的原因,其实在三个方面。

    一者,是封建迷信定义的解释权问题。

    购买殡葬用品、烧纸祭拜亲人,到底是传统风俗还是封建迷信,定义权谁说了算?凭什么去年可以烧,今年就一纸禁令给禁了?诸如此类问题,让许多人疑惑。我们常识中的封建迷信,有其定义和表现形式,大多数人经过多年教育与科普,对此已不陌生。在清明这样一个重要节点,人们站在亲人墓碑前表达哀思,选择焚烧纸钱,和选择洒酒、点烟、摆放鲜花一样,都是一种形式,是在表达同样的感情。定义一种形式是移风易俗,另一种形式是封建迷信,如此解释、如此强制,不能让人信服。

    二者,是文明祭扫与传统祭扫是否冲突的问题。

    传统祭扫的移风易俗正在逐步推进。如今,许多人已经认识到了传统祭扫的不足之处,也在积极响应倡议、逐渐改变祭扫方式。只是,传统祭扫与现在认定的文明祭扫形式之间,还处在兼而存之的情况,不必因为一个而强行砍掉另一个。社会在进步,假以时日,传统祭扫方式会越来越少,选择新型祭扫的群体会越来越大,两者的冲突并没发生,何必强行区分一个是文明的、另一个是落后的的,来人为激化矛盾呢?

    最后,是传统祭扫的弊端是否可控的问题。

    焚烧殡葬用品,最大的风险在于火灾,最大问题在于污染——这两点,相信大多数人没有异议。传统祭扫显现的弊端,已经是大多数人的共识。只不过,火灾隐患可以靠提高安全意识、提供固定焚烧地点来解决;解决污染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对殡葬用品上游生产制造源头的监管。如南通发布的通知,要求本地区不准制造、不准买卖但可以使用,其实还是在掩耳盗铃,实际效果堪忧。

    禁也不行,放也不行,难道清明祭扫,就成了无解之题、烫手山芋了吗?其实,解决之道,就是中央一再强调的四字方法论:先立后破。

    对许多地方而言,想倡导文明祭扫,就大大方方地说出来,注意表达形式和工作方法,要相信大多人是听劝的。对于选择新型祭扫方式的人来说,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便利、更多支持,例如优化网上祭扫页面、陵园附近赠送鲜花等等;对于坚持选择传统祭扫方式的人们,在加强对火灾风险的管控和监督的同时,做好对倡议的解释和安全提醒,确保人们平安祭扫、顺利祭扫。

    禁,要讲道理;放,也要讲道理。如此,就不会再“一纸禁令”激起千层浪。

    编辑:王瑞琳     主编:单士兵      审核:张燕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